中心化交易所同质化发展的进程中是否还有其他的破局之路?

2025-05-03 区块链达人

坚持奋斗的人生,在每个人看来,也许很积极,很宝贵。在大街上,每个人为着自己的人生,事业。在奋斗,在努力,在坚持。可是又有几个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又有几个能拼搏,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加密货币交易所作为市场各大交易行为的载体,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庞大的用户基础更是蕴藏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迅猛发展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那么在中心化交易所的目前同质化发展的进程中是否还有其他的破局之路?

加密市场的规模在机构资金的不断涌入刺激下正逐渐发展壮大,普通投资者对行业的认知也都有所提升,更多的资金也寻求通过托管、基金、交易等不同方式进入市场当中,各大交易所不仅拥有部分项目上市交易的渠道把控权利,作为二级市场的「聚集地」其盈利能力也可见一斑,因此成为市场重点关注的赛道之一。

回顾 2020 年,加密市场先后经历了 3·12 行情、DeFi 兴起、比特币自诞生以来首次突破 2 万美元关口等一系列值得纪念的事情,在比特币出圈、行业向前迈进的同时,也吸引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眼光再次回归。

据加密货币信息门户网 CoinGecko 收录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 373 家 现货交易所、69 家 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 46 家衍生品相关交易所,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

交易所虽然不断的扩展,但其业务模式基本限制在现货、杠杆、合约、期权、借贷、理财等范围,整体行业模式高度同质化,商业盈利模式也相应的主要包括交易手续费、项目上币费、保证金和理财利息等方面。

从其交易量等数据来看,一些交易所凭借早期入场的先发优势已经取得一席之地,新晋交易所也凭借着不同的发展定位和方向逐渐抢夺市场份额,加之以 Uniswap 为代表的 DEX 崛起,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量都一直在发生变化,并没有形成绝对固定的格局,整个交易所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最近 Coinbase 申请 IPO 一事引发市场广泛热议,按交易量计算 ,Coinbase 是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当时在 2018 年的私募融资中估值超过 80 亿美元,拟绕过 IPO 直接上市。

随着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大幅上涨,加之合规的放大作用,Coinbase 目前的估值可能已远超 80 亿美元,据加密货币数据研究商 Messari 的最新 分析 显示,Coinbase 的估值或已经高达 280 亿美元。但另一方面。 Coinbase 并没有发布平台币,而是依旧采取传统证券模式,没有完全开放和共享平台的收益,释放全部的价值。

除了商业模式之外,在 NFT (非同质化代币)概念未兴起之前,由于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货币)基本遵循一套统一的同质化协议,虽然统一的协议使得代币集成到交易所更加便捷并且增强了互操作性、使用价值和网络效应,但是由于交易具有相同的属性和价值,不同于购买传统证券必须在各国交易所购买,因此不能在资产端形成差异。

手续费基本是各大交易所一大稳定且重要的的收入来源,不过由于不同的交易所存在点卡折扣以及 VIP 费率优惠等不同的计算方式,想要精确计算可能比较复杂。

根据各大交易所官网公布的数据来看,手续费基本按照总交易额的 0.05% 至 0.2% 之间收取,据 CoinMarketCap数据 显示,截止 12 29 ,全球加密市场总市值超过 7100 亿美元,24 小时交易量达 2148 亿美元,以这一数据粗略测算的话,整个市场单产生的手续费可能处于 1.07 亿美元至 4.3 亿美元附近。

行情回暖的情况下不仅用户规模在不断提升,交易活动也在不断增长,因此这一数字可能还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交易所不仅具有强大的盈利能力,在对项目的筛选和上线的过程中也具有资源优势,因此基本处于加密行业的中上游地位。

依托交易所而衍生出来的平台币不仅综合了交易、股票、权益等价值,用户也可以使用平台币参与投票上币、平台决策、手续费抵扣等实际应用场景,其发展与交易所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也有许多投资者将平台币作为一大重要投资标的之一。

交易所由于与传统金融的券商交易所模式相似,很多人将平台币与股市中的券商股进行类比,在传统领域的普遍认知中,券商股通常被认为是股市中最具有潜力、能获得超额收益的板块之一,因此具有极大的关注度,但鉴于各类平台币设计模式高度类似,因此存在一些痛点问题。

对于交易所来说,往往将平台币用作融资工具,通过大量的发行融资后往往会定期用部分收入或利润对平台币进行回购和销毁,期待一个遥远的未来通过通缩形成价格的上涨效应。

从长期来看,这一通缩效果甚微,无法在交易所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早期阶段形成持续有效的生态促进作用,诸如手续费抵扣和投票等场景的实际操作空间有限,也不足以支撑数十倍、上百倍的涨幅。

目前交易所的平台币更像是一种「单向模式」,并没有和用户联动发展,即用户对于交易所的贡献和长期价值并没有有效体现出来。

从交易所角度出发来看,大量的用户基础是其发展的关键之一,交易所提供的主流生态业务需要买卖双方的共同参与,因此用户不仅是价值的消费者,也是价值的贡献者。

但用户却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认购等方式获得平台币,进而获得一些手续费抵扣等权益,但无法通过对交易所生态有正向促进作用的有效行为直接获得,也没有与交易所建立长期有效的生态利益关系,使得平台币更多的像运营、营销和融资的工具,而失去了价值衡量、价值分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诸如滴滴打车平台,早期为了吸引消费端用户和司机群体的进入,会采用大量的优惠券补贴和免费的方式来获取流量,但却并没有给予各方更多的公司股权类权益。

交易所的回购机制通常以度、季度等作为回购的周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没有和用户的个体行为形成及时和精准的联动,在市场瞬息万变的行情中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

DeFi 热潮中涌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向老用户的每个地址空投了 400 枚 UNI 代币一事在行业中一度引起了不小的风波,许多普通用户直呼感受到了分红的乐趣,而诸如此类创新的想法和乐趣在加密领域也并无例外,Deepcoin交易所针对上述三大痛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解决方案,探索打破同质化的平台币格局以及新的利益分配方式。

首先,从平台做发行机制来看,Deepcoin 并未采取先大量发行再长期缓慢销毁的模式,而是选择完全相反的方式,即先小量发行,再按比例逐步合理的增加发行量,并且将发行过程与价格相关联。

Deepcoin 计划于 2021 年 1 1  推出 的生态通证(平台币) DC,并启动交易预挖活动,之后将上线交易对 DC/USDT 。

DC 是基于以太坊 ERC20 协议发行的代币,总量 10 亿枚,且永不增加。除此之外,Deepcoin 会始终持续地将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收入用于市价购买平台币,用户可随时查验。

DC 第一个解锁周期总量上限 1%,预挖期间和 DC/USDT 交易对上线初始价格为 0.2USDT。按周为单位,每个周期最多新增总量的 1%。只有当价格每上涨 0.1 USDT 时,才会增加新的第 N 个 1%。

为鼓励用户长期持有,Deepcoin 引入「币天」概念,将收入的一定比例在 Deepcoin 现货二级市场上回购 DC,并按币天持有比例空投给相应持有者。

Deepcoin 这套量价关联的流通管理机制,结合了市场供需关系,使价格同市场需求相匹配,重新定义了利益分配方式。具体而言,价格不涨流通盘也不涨,价格出现上涨但没有达到预定的时间流通盘也不会涨,结合时间和流通量来实现平台币价格的稳定和增长趋势,最终让用户交易行为通过平台币价格的上涨实现。

从激励机制的解决方案来看,Deepcoin 对于有效行为给予平台币激励,不会对公众进行公募和认购,而是让用户通过交易、邀请等有效行为获取平台币,对社区形成深度激励,这一做法也很像是传统互联网模式的发展。

首先,从商业模式来看,这是企业的立足点,包含了企业如何发现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则,以及围绕用户展开的各项活动,多数企业会从价值交换的角度去建构目标受众、员工和投资者之间合理的组合形式,并不断的顺应市场的发展做出升级。

20 世纪,「免费」只是商家常用的推销手段之一,随着互联网经济极速发展,依靠免费的模式逐步演变成一种全新、成熟商业模式。

其次,随着数字化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块链作为突破性技术之一,相较于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也做出了更多的改变与升级可能成为下一个改变社会和经济的运行方式,借助区块链的新型通证经济可以把用户价值显性化,通过平台币来「定价」,未来还能获得长期的发展利益,带动商业范式的进一步升级。